第743章 第三公园开业(1 / 2)

杨廷和和杨慎就这么听着杨惇说。

“那么,广东一样能成为大明对接海外最大的兵工厂。

养军工,很花钱的,但只要他们落地……不,若是陛下,应该会安排在湖南和广西桂林、江西赣南一带,开兵工厂,就需要驻军,四省不可能关门自守,必须反哺北方的军工产业人员的消耗。

这样一来,广东必然进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,深加工必定出现,就跟现在的北方诸省一样,西征进入尾声,产出这么多怎么办?

陛下的供销社全部兜底,拉到山里,卖给山民,价格不算高,但量是够大,而且这么分配,山里的人,造反的频率越来越低,国家在陛下手中,越来越顺遂。

因此,广东必然成为大明南方新的点。

这是地理的必然。

南洋只可能成为这个广东的后花园,就跟中南半岛是云南的后花园一样。”

“后花园……呵呵!哎呀,你们的眼界都开阔了,好!好啊!”杨廷和有点感慨。

“其实南方那群人眼界一直开阔,只是他们守着,不想分给旁人罢了。而现在,守不住了!那就索性丢出来,大家一起抗衡想要吃独食的国企。”杨惇摇了摇头:“不过他们可能要失算了,国企还是有用的,至少陛下控制的时候,真的是在弥合各地差距。”

“而现在,乡镇之中,民不聊生,大量的宗族已经开始成为众矢之的,聪明的懂得分润,大家都好,但不聪明的现在,就要成为挨打的对象。

不过对于朝廷来说,无所谓,只要犯事的人多,任何政策执行的时候,都是一刀切。

既然那几位想要谋划未来的上位,这一仗父亲不妨交给他们处理。

内阁安心处置西征事宜,现在西征硕果已经可以下嘴。

听闻工部配合农部,在山东搞出了梳棉机、农部还在培育矮茎棉花,这些都是陛下的交代。

可以说,大明最重要的几个分润要点,尽在农工商三部,谁能占得先机,谁就能在接下来五十年内,与天下一同狂欢。”

杨惇说完,杨慎点了点头:“你真的不打算入仕了?”

“不了,既然西征结束了,关西需要一个杨氏不是?”杨惇摇了摇头,“我准备去投资一所中学,不教经典,只教工艺。地点我也选好了,就在迪化。”

“……”

杨廷和再看看自己这个儿子。

“爹,这……”

“让惇儿去,确实该多留条路。关西杨氏……你小子倒也是好名之人,但须知德不配位。”

杨廷和告诫道:“凡事举止,多思多做少声量。西域初定,一片混乱,但最重要的无非工农二业,商事少涉及。”

“工农根基之道,陛下言之凿凿,天下觉知。但商业乃是西域活路所在,陛下应该会优先控制西域七成以上绿洲,让出三成与天下人去争抢。

所以,越早过去,越能分到最大的肉。

学校只是肇基,根底还在商事扩张。我开学校,本身就是为了弥合东西教育的差距,也节省西域人才获得。

近来蒸汽机大兴,我就发现了蒸汽机还能改进,还能研发,但这些都需要拥有基础算数知识的人。

一些目不识丁的人,或许能改进,但他们肯定没有现在投身于工部为大匠的那些秀才、举人研发得快。

毕竟,德智体美劳,五常缺一不可。”

杨惇说完,杨廷和彻底放心道:“好,好好干。西域应该很快就能通火车,一年回来个一次,也是可以的。”

“会的。”杨惇点了点头。

杨慎张了张嘴,最后也点了点头。

如杨廷和所言,火车通了,原本一去经年,现在往返只需要三个月。

未来还会更快。

所有人都卯足了劲,都在攀登物理的天梯。

社会风气陡然一变,再也不是咬文嚼字就能获得人们的尊敬。

大家都奔着——青史留名,得道成神的目标去了。

朱厚照说封神,那是真的封的!

……

吃完饭,杨慎起身离开杨府,去跟张含他们游园。

第三公园今天开放游玩,大家都奔着去看新一轮的历史浮雕。

结果,路过第二公园,看到了一座庙宇叫做:“洞明真君庙”。

里头进进出出不少穿着污糟油污衣服的年轻人。

他们都是城中的工程师,妄想通过发明上位的年轻人。

洞明真影万化普形真君——隋万金,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,这位最后没有火化,而是效仿佛教肉身作胎,塑像成神。

他的身体经过处理,塑造了神像,就放在了这座官造庙中。

没人会忘记他。

虽然按现在来看蛮好笑,但他真的带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。

杨慎多看了两眼,也不由得暗叹人心如此,好坏兼有,但日子到底越来越舒坦。

很快,他到了第三公园。

这里,从新莽开始写。

人很多,已经有警员维持秩序,要求每个人不能多停留,不断朝前走。

“太多人了。简直不是在看历史,而是看人头。”张含咂舌,“倒是我考虑不周。”

“无妨,看好各自的玉佩和钱袋。”杨慎对左右说了一声。

“嘿,这些都没带,毕竟一些黑户确实容易混在这里头。”

一些新闻司的同僚都是曳撒装扮,华丽的珠宝、钱袋都没带,穿得跟普通人似的。

然后他们走进去,第一座,王莽篡汉。

说他是中央集权体系下,第一个由士族选举上位的皇帝。

兴于士族,亡于士族。

所以他的改革,很多都是倒行逆施,最后是实在触动了大量地方士族的利益,才被弄倒的。

朱厚照对新莽短短的十几年、外加玄汉更始政权以及东汉光武政权的阶级成分进行了详细解构。

给所有人看了个真切。

“若要国家致大同,就必须认知清楚一点,何为多数!”

有一些大同会社的人,在边上顺道讲习:“光武能赢,那是因为什么?历战糜久,地方糜烂,人心思安,价值因为战争,士族出让了一部分利益给底层百姓,将之笼络为士兵。

于是光武答应保障士族利益,就是保障士兵利益,所以士兵们不再反抗,光武遂赢了天下。

但如果光武使用了蒸汽机,改进了交通,让更多士兵、百姓读书,那么就能获得更多的已经思考了的百姓支持。

光武就能绕开士族的控制。

但当时的社会环境,简牍贵重,纸张贵重,一切生产力都不足。

所以,对于天下百姓而言,劳动生产率进步才是最快改进民生的手段。

朝廷必须承担起,分配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生产剩余。

毕竟,人都是自私的,最多只会支付劳动力活着的成本,而不会平白无故支付你繁衍子嗣所需要的成本。因为这部分,控制生产资料的人,不会给的。

而陛下,就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但因为通讯和劳动生产效率的问题,有弊端。

但不是重点,重点是要懂得发声,民当是陛下的天子剑,与陛下一起,威慑百官!”

最新小说: 猎隼特战队 西川欲晓1909 大明:让你赈灾,你往锅里掺沙子?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伐魏 穿越之农家贵胄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流放皇子,百官跪求进都称帝! 胥吏:只为多吃半碗面 抗清